入 院 病 历
姓名:Fadi 出生地:叙利亚
性别:男 职业:运动员
婚姻状况:未婚 入院日期:2006年11月17日
年龄:31岁 记录日期:2006年11月17日
民族:叙利亚 发病季节:春风
病史陈述者:患者本人
主诉:双下肢无力,麻木5年,伴行走困难,震颤尿失禁3年。
现在史:患者5年前踢足球时突感双下肢无力,当时未予重视。之后病情呈进行性加重,3个月后出现双下肢麻木至脚趾,遂去当地诊断就医。诊所予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口服(具体不详),病情有所缓解。2年后患者出现下肢震颤,夜间睡觉时小便失禁及腰部疼痛。在当地医院就诊,诊断不明确,继续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(可的松)治疗,一直至今。患者起病以来精神稍差,睡眠差,食欲可。小便白天正常,夜间睡觉时失禁,插导尿管3年。大便正常,舌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
既往史:无“伤寒”、“结核”、“肝炎”等传染病史,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。7年前,右前臂骨折,行右尺骨钢板内固定术,无输血史,预防接种史不详。
个人史:出生于叙利亚,居住环境干燥,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。吸烟15年,平均每天20支,不饮酒,饮食无特殊嗜好,性情平和。
婚姻史:未婚
家族史:父母均健在,家族中无其他特殊遗传病史。
体格检查:T36.4℃,P80次/分,K20次/分,BP110/70mmHg。
发育正常,营养中等,神志清楚,自动体位。检查合作,皮肤温润,巩膜无黄染,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,瞳孔等大等圆,对光反射灵敏,胸廓对称无畸形,双肺呼吸音清,无干湿啰音。心界不大,心率80次/分,率齐,无病理性杂音。腹平软,无压痛及反跳痛,腰部及双下肢见专科情况。肝脾肋下未扪及肠。肠鸣音正常,脊柱骨盆无畸形,无压痛。双下肢活动自如。双下肢见专科情况。肛门及外生殖器检查无异常,生理反射存在,病理征象未引出。
专科情况:双下肢乏力,行走困难,需扶墙才可缓慢行走。双下肢内侧麻木至脚趾,时有震颤。腰4.5骶1处压痛明显。双侧犁状肌压痛明显并放射至双下肢双踝关节僵硬。直腿抬高实验(﹢)抽屉实验(﹣)。膝跳反射亢进,克氏征,巴彬氏征(﹢)。
初步诊断:中医:痹证。
证侯诊断:肝肾亏虚,经脉瘀阻。
西医诊断:1、多发性硬化2、脊神经损伤待查 3、腰椎间盘突出症
杨清志/戴磊
2006年11月17日
首次病程记录
2006年11月17日10点
患者Fadi,男性,因双下肢无力,麻木5年伴行走困难,震颤,尿失禁3年。于2006年11月17日由我院工作人员从芷江机场接入我科住院治疗。
病例特点:1、双下肢无力,麻木5年伴行走困难,震颤,尿失禁3年。
2、患者5年前踢足球时突感双下肢无力,当时未予重视。之后病情加重,3个月后出现双下肢麻木,遂去当地诊所就医。诊所予以糖皮质类药物口服,病情有所缓解。两年后患者出现下肢震颤,夜晚睡觉时小便失禁及腰部疼痛。在当地医院检查就诊,诊断不明确,继续口服糖皮质类药物(可的松)治疗,一直至今。患者起病以来,精神稍差,睡眠差,食欲可。小便白天正常,夜晚睡觉时失禁。插导尿管3年,大便正常,苔薄白,脉沉细,舌淡红。
3、T36.4℃,P80次/分,K20次/分,BP110/70mmHg。
4、发育正常,营养中等,神志清楚,慢性病容,表情倦怠,自动体位,检查合格。
5、胸廓形态正常,叩诊清音,双肺呼吸音晰,无胸膜摩擦音。心界不大,心率80次/分,率齐,无杂音。
6、双下肢乏力,行走困难,需扶墙才可缓慢前进。双下肢内侧麻木反射至脚趾,时有震颤,腰4.5骶1处压痛明显。双侧犁状肌压痛明显并放射至双下肢双踝关节僵硬。直腿抬高实验(﹢)抽屉实验(﹣)。膝跳反射亢进,克氏征,巴彬氏征(﹢)。
7、辅助检查:暂缺。
诊断依据:双下肢无力,麻木5年伴行走困难,震颤,尿失禁3年。痹证是由于风、寒湿、热等邪气闭阻经络,影响气血运行,导致肢体筋骨、关节、肌肉等处发生疼痛、重着、酸楚、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、僵硬、肿大、变形等症状等一种疾病。轻者病在四肢、关节肌肉。重者可内舍于脏,风、寒、湿、热、痰、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、关节、肌肉。经脉闭阻,不通则痛,是痹证的基本病机。痹证新发,风、寒、湿、热之邪明显者为实,痹证日久,耗伤气血,损及脏腑,肝肾不足为虚。病程缠绵,日久不愈,常为痰瘀互洁,肝肾亏虚之虚实夹杂证。
西医诊断依据:双下肢无力,麻木5年伴行走困难,震颤,尿失禁3年。患者双下肢乏力,行走困难,需扶墙才可缓慢前进。双下肢内侧麻木反射至脚趾,时有震颤,腰4.5骶1处压痛明显。双侧犁状肌压痛明显并放射至双下肢双踝关节僵硬。直腿抬高实验(﹢)抽屉实验(﹣)。膝跳反射亢进,克氏征,巴林纸征(﹢)。
鉴别诊断:痹证与痿证鉴别:痹证是由风、寒、湿、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,痹阻筋脉关节而致,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。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,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。其次是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,痿证是无力运动,痹证是因疼痛而影响活动,予以鉴别。
西医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: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:晨僵,至少一个关节运动时痛或有压痛,一个关节软组织肿胀或有积液,至少有另一个关节肿胀(二个关节症状间隔不超过3个月),对称性关节肿胀,骨突出部位,肢体伸面或关节周围皮下小结,予以鉴别。
初步诊断:痹证。
证侯诊断:肝肾亏虚。
西医诊断:1、多发性硬化2、脊神经损伤待查 3、腰椎间盘突出症
诊疗计划:1、中医内科护理常规
2、二级护理
3、普食
4、按摩每日一次。
5、针灸每日一次。
6、功能锻炼每日一次。
7、完善各项入院检查。
杨清志/戴磊
病 誌
2006年11月20日 9:00
患者仍感双下肢无力、麻木、震颤。以左下肢为甚,伴腰L5/S1处左侧压痛。痛引左下肢,小便失禁,大便费力难解。舌质暗红,苔黄,脉弦滑。中医系肝肾不足,湿热瘀阻。治宜滋补肝肾。祛湿化痰通络方药,见临时医嘱。西医诊断,目前尚不明确。在叙利亚检查资料尚无意外,待资料到后再会诊。
2006年11月23日 9:00
叙利亚有关资料已到。昨天上午带资料到市一医院核磁共振室会诊。因核磁共振片质量问题,很难确诊。昨天下午带患者到市一医院复查颈椎核磁共振及腰椎核磁共振,并增强,确诊为1、多发性硬化2 、L5/S1椎间盘突出症。中医治疗以补益肝肾、强筋健骨、通筋活络为主。
2006年11月26日 9:00
患者腰及左下肢疼痛减轻。双下肢较前稍有力,双下肢能抬高约70·。麻木亦有好转。舌质红,苔黄且干,脉弦滑。
2006年11月29日 9:00
患者双下肢疼痛日渐减轻。麻木、震颤好转。现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无力,步履艰难。夜间小便失控。舌质暗红,苔黄,脉弦滑。治以补益肝肾,祛湿通经活络。
2006年12月3日 9:00
患者双下肢较前有力。震颤、麻木显减。左下肢胀痛日渐减轻,双踝关节活动较前灵活。小便夜间失控,需插导尿管,大便正常。精神、饮食如常。舌质暗红,苔转薄黄。脉弦滑,重按无力。治以补益肝肾,强筋壮骨,通筋活络为主。
2006年12月8日 9:00
患者双下肢无力,麻木、震颤等症减轻。而夜间小便仍不能控制。舌质暗红,苔薄。脉弦滑,重按无力,守机循方。
2006年12月11日 9:00
患者双下肢无力,麻木、震颤等症状减轻。夜间小便仍不能控制。无畏寒、发热,无恶心、呕吐,无头痛、头昏。精神睡眠可。食欲正常,大小便可,查心肺(-),腹平软(-),余可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脉弦滑,重按无力,治疗同前。
2006年12月17日 9:00
今日查房,患者未诉其他不适。无畏寒、发热,无恶心、呕吐,无头痛、头昏。精神食欲可,睡眠佳。二便正常。查心肺(-),腹平软(-)。双下肢无力麻木、震颤等症状明显减轻。夜间小便仍不能控制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脉沉细,重按无力。
2007年1月1日 9:00
今日查房患者无特殊不适,精神食欲可,睡眠佳。大小便正常。查心肺(-),腹平软(-)。双下肢无力、震颤明显减轻。夜间小便仍不能控制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脉沉细,重按无力。
2007年1月18日 9:00
今日查房患者无特殊不适,精神食欲可,睡眠佳。无畏寒、发热,无恶心、呕吐,无头痛、头昏。大小便正常。查心肺(-),腹平软(-)。双下肢无力明显好转、震颤明显减轻。夜间小便仍不能控制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脉沉细,重按无力。
2007年1月30日 9:00
今日查房患者未诉其他特殊不适,无畏寒、发热,无头痛、头昏,无恶心、呕吐。精神食欲可。睡眠佳,大便正常。查:心肺(-),腹平软(-)。双下肢乏力明显好转、震颤明显好转,可独自扶墙行走10m。夜间小便仍不能控制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脉沉细。
2007年1月31日 9:00
患者一般情况可。查:心肺(-),腹平软(-)。双下肢体检同前。舌暗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患者于明日出院。
杨清志/戴磊
针灸病程记录
2006年11月17日 9:00
患者诉双下肢无力,麻木、震颤,以左下肢为甚。伴腰L5/S1处左侧压痛。痛引至左下肢。小便失禁,大便费力难解。舌质暗红,苔黄,脉弦滑。中医系肝肾不足,湿热瘀阻。治宜滋补肝肾,祛湿化瘀通络。
依据中医指导,拟针灸如下:(以阳明经穴为主,平补平泻)
双侧:合谷 曲池 外关 (上肢)
髀关 梁丘 阳陵泉 昆仑 足三里 解溪 (下肢)
推拿治疗重点:腰部压痛处及大腿痛点,另加足底反射疗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。重点:肝、肾、输尿管等反射区。
2006年11月18日 9:00
患者诉病情无明显变化。由于检查结果(CRI)未寄到,无法确诊。中医诊断痿痹同病。针灸治疗按昨日继续治疗。
2006年11月19日 9:00
患者未诉其他不适,病情无明显好转,双下肢仍无力。
依据中医指导,今日更改针灸如下:(以后每2天更改取穴,平补平泻)
双侧:肾俞 气海俞 关元俞 胸10、11夹脊穴 加腰阳关 (背部)
曲池 合谷 外关 (上肢)
环跳 委中 昆仑 阳陵泉(下肢)
推拿重点不变,继续予以足底反射疗法,配合治疗。
2006年11月22日 9:00
患者未诉其他不适,感觉双下肢稍有力。直腿抬高稍好转。腰骶部压痛稍减轻。针灸依据原方执行。
2006年11月25日 9:00
患者未诉其他不适,踝关节活动稍灵活,左腿抬高明显好转。右腿稍差。腰骶部疼痛略减轻。针灸仍依据原方执行。
2006年12月27日 9:00
患者未诉其他不适。感觉双下肢明显好转。左右腿抬高明显增高,可自行屈膝,右腿比左腿稍差,行走仍需搀扶,行走时间明显增加。今日针灸处方仍取原方,另采用穴位注射(B1、B12注射液)。取穴:双侧环跳,双侧承山,共四穴。
2006年11月29日 9:00
患者诉无其他不适,较昨日无明显变化。今日针灸仍取原方,另采用穴位注射(B1、B12注射液)。取穴:双侧髀关,双侧足三里,共四穴。以后隔日穴位注射,取穴照针灸两天轮换。
……
2006年12月 17日 9:00
患者未诉其他特殊不适,无畏寒、发热、无头痛等。精神食欲可。病情稳定。双下肢无力等症状减轻,病情逐渐好转。为进一步巩固治疗,依据中医指导,重拟针灸如下:(以双下肢阳明经穴为主,平补平泻)
双侧:髀关 迈步 梁丘 阳陵泉 昆仑 足三里 解溪
推拿治疗重点仍为腰骶部压痛处及双下肢、足底反射疗法。每日继续一次配合治疗。
……
2006年12月29日 9:00
今日查房,患者未诉其他不适。双下肢无力好转,行走平衡仍困难。为进一步巩固治疗。今日按原方增加取穴。双下肢阳明经穴排刺。更取下巨虚、半隆。
……
2007年1月28日 9:00
患者未诉其他不适。双下肢无力好转,震颤减轻。腰骶部疼痛减轻。精神食欲可。无畏寒、发热。今日患者决定回国,结束针灸治疗。
2007年2月1日 9:00
患者今日未诉其他不适。双下肢无力好转,震颤减轻,腰骶部稍压痛。精神食欲可。无畏寒、发热、头痛、头昏。病情平稳、逐步好转。今日患者出院,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。
曾迎春/杨育胜
出 院 记 录
入院日期:2006年11月17日 出院日期:2007年2月1日 住院天数:75天
入院诊断:中医:痹症;西医:1、多发性硬化2、腰4-5椎间盘突出
出院诊断:中医:痹症;西医:1、多发性硬化2、腰4-5椎间盘突出
患者Fadi,男性,31岁。因双下肢无力、麻木5年伴行走困难、震颤、尿失禁3年。于2006年11月17日入院治疗。患者2001年踢足球时突感双下肢乏力。当时未予重视,未做任何检查及治疗。之后病情呈进行性加重。3个月后出现双下肢麻木至脚趾,遂去当地诊所就医,诊所医生予以诊所予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(可的松)治疗,病情有所缓解。2年后患者出现下肢震颤,夜间睡觉时小便失禁及腰部疼痛。在当地医院就诊,诊断不明确,继续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(可的松)治疗,一直至今。起病以来精神稍差,睡眠差,食欲可。夜间睡觉时,小便失禁,大便正常。
住院经过:患者入院以来予以补益肝肾,活血通络,针灸按摩综合治疗。2006年11月22日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行MRI示:1、C4.5平面颈脊髓略增粗考虑脱髓鞘病变。2、L5/S1椎间盘突出。诊断明确后仍以针灸、按摩及牵引对症支持综合治疗。患者病情好转。
出院情况:双下肢无力好转,震颤减轻,行走困难稍好转,腰骶部压痛减轻。精神食欲可,睡眠佳。二便正常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查T36.4℃,P80次/分,K20次/分,BP110/70mmHg。心肺(-),腹平软(-)。
出院后医嘱:1、继续治疗
2、避免体力劳动
3、定期复查
戴 磊 2007年2月1日